1)第67章 女记者不走了_抗战:李云龙跟着我统率十万精兵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龙岗根据地在与大孤镇连成一片之后,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五、六万人口,数十个村镇的完整根据地。

  在晋省,龙岗根据地虽没有八路军的晋西北和晋察冀等大根据那么大的规模。

  但相对于铁血抗战军四、五千人的规模,这块根据地也算够用。

  此时的华夏基本属于农业社会,而农业社会百姓可以养兵的数量大约是十比一,如果士兵再多,那社会就会动荡不安。

  但铁血抗战军却是一个特例。

  铁血抗战军虽然也从龙岗根据地的百姓身收一些粮食和赋税,但数量并不多,他们主要靠的与鬼子作战的缴获,还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捐款与物资。

  铁血抗战军的战绩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,特别是夏秀云在《大公报》的报道,让全国百姓都知道了铁血抗战军的存在,也知道了铁血抗战军所创造的辉煌战绩。

  一些热血青年不远万里来到龙岗根据地参加铁血抗战军。

  对这种情况,雾城方面并没有阻止,在他们看来,铁血抗战军并没有加入八路军,是属于可以争取的力量。

  而且从长远来看,铁血抗战军没有什么政治诉求,也表示服从国家领导,不与晋绥军为敌,对雾城并没有什么影响。

  所以,雾城当局认为,热血青年去了龙岗根据地,就不会再去陕北,这对于削弱八路军反而有好处。

  正因为这些原因,所以各种捐款、物资也都能通过关卡运抵龙岗根据地。

  而冷铁锋也利用这个便利条件不断发展壮大。

 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,龙岗根据地以军火为核心的工业终于建立起来并投产。

  兵工厂可以自己生产子弹、冲锋枪和手榴弹。

  新型的特种枪钢也投入使用。

  虽然兵工厂的规模不大,但是在小克虏伯的技术升级下,生产出来的武器性能特别好。

  龙岗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冲锋枪甚至可以与德意志原厂的MP38冲锋枪相媲美。

  只是用于生产冲锋枪的新型枪钢因为工艺复杂,所以产量不高,这样冲锋枪的产量在短时间内受到一定限制,每个月只能生产出一百支左右。

  不过冷铁锋相信,随着枪钢产量的扩大,以及工人技术的熟练,未来一个月生产五百支MP38冲锋枪不成问题。

  现在的兵工厂,每个月可以生产出一百支MP38冲锋枪,三千枚手榴弹,十几万发子弹。

  后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,这些数据都可以翻倍。

  这样的生产规模,目前也基本可以保证铁血抗战军的训练和作战所需。

  由于暂时没有太大的敌情,冷铁锋将大部分主力都分散了出去,到各地敲打鬼子。

  今天搞掉个炮楼,明天袭击一个哨卡,后来又打打皇协军。

  一边打鬼子,一边不断发展队伍,扩充实力。

  由于这些部队都是以排为单位散出去的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