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91章 定法不是法_重回八零年,赶山也是一种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91章定法不是法

  收拾完碗筷,全家人坐在炕上闲聊。

  王安问道:“爹,你白天去找人砍树了?”

  王大柱抽着烟说道:“嗯呢,我又做了3个窄爬犁,就这这雪还没化,牲口咱家有,到时候砍完直接拉回来就中了。”

  王安想了想说道:“找了几个人?估计得几天?”

  王大柱边用手指头计算边说道:

  “找了你大大爷,你二大爷,还有伱大哥,你二哥,就我们五个人,找别人到时候怕没法还工,你要是到时候有工夫,你也去呗。”

  王安下意识的问道:“嗯呢,我到时候再把雪离和老五叫上,对了,我二哥没去林场干零活啊?”

  王大柱叹了一口气道:“哪有那多活啊?你二哥从过完年就一直没活干。”

  王安一听,也是无奈,现在这时候,可哪儿都是闲人多。

  王安前世曾看过杂刊,这几年之所以破烂事儿较多,就是因为没活儿干的人太多。

  杂刊上说,统计出来的,没活儿干的城里青壮人口,也就是回城后的失业人员,就有2千多万人。

  而没统计的,同样没活儿干的青壮,还要高于统计在册的。

  要知道此时总城市人口,还不到两亿。

  可以想象,整个华夏的闲人有多少?

  并且一直以来,都是城里生活很难的时候,农村都会更难。

  因为这年头,不管是走集体,还是分田到户了,只要种地,那都是需要交公粮的。

  而交上去的粮食,都是最成熟,最饱满,最干燥,不能有任何杂质的粮食。

  并且这事儿谁都糊弄不了,因为验粮食的人,就有一大堆,但凡稍有差池,你这粮食,肯定是不合格的。

  说白了,就是秋收后,最好的粮食上交,不好的粮食自己留着吃。

  可能有人问了,一起收割的粮食,怎么分出来?

  这事儿特别简单,因为在打粮食的时候,是需要“扬场”的。

  打个比方,水稻脱粒后,水稻的粒子是和水稻的壳子,叶子,以及小棍棍还有土,混在一起的,这个时候就要把它们分开。

  “扬场”,就是将这堆混合物用木锨铲起来,往天上甩,用风的力量,将水稻叶子、土、小棍棍等杂质吹走。

  稻粒因为比较重,所以会落地,而落地后的稻粒,也是不在同一个位置的。

  众所周知,风这个东西,越重的物体它越吹不动,所以在上风口一侧的稻粒,就是最沉也是最饱满的稻粒,同时也是最好的那一部分。

  这一部分,就是交公粮的那一部分。

  而下风口那一侧的稻粒,则是最干瘪,最不成熟,磨成米后也是口感最差的那一部分。

  而这一部分,就是广大农民留着自己吃的那一部分。

  所以,千万不要被很多人的胡说八道给骗了。

  说什么农村多好,种点地就行,种地就能自给自足,咋着都饿不着,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